阅读之星|我与图书馆的故事—经济管理学院李博闻

我貌似是学校图书馆评的“阅读之星”,图书馆让我写了一篇“我与图书馆的故事”短文,要求我推荐两本书,然后学校图书馆公共号发布了出来:链接 这是短文: “人们一旦使用科学方法,就远离了创造。方法是人类应付世界的行为手段,它是经过思维的东西,一切原初的、深刻的认识和真正的智慧都被创造者省略掉,创造者保留下来的仅是一组精炼后的、优化的可执行程序。研究者使用成熟方法,就意味着戴上了方法发明人定制的眼镜(脚镣),使用规定好的范畴、概念、思维模式来应付世界。科学方法是一个生育程序,只要将对象塞入到恰当的模具中,就能程序化出产相应的新知识,然而,只能产生出略有才华的作品、对创造者的模仿和一切旨在为现时需要和当下事物服务的东西,这些东西与创造没有关系”。——这段陈述来自我的博士论文,而我在南理工博士生生涯的主要研究对象便是“方法”,顺着陈述,简要讨论创造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校园里接受科学训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最终目的都是要去创造新的科学理论。然而,创新和创造是两回事情。如果我们完全借助教科书既定成型的科学方法,那么实际上只会从事两项工作:其一是移植研究,在已验证的“方法结构―适用范围”内解决问题,创新点在于变化研究对象和问题。其二是迫真性研究,指通过线性堆砌现成方法、增加研究论文方法结构的整体复杂度来实现创新。这两类活动可以导致创新,但就像我博士论文中的观点,它们不会导致创造(原始创新),反之,两种创新模式分别对应“不断复制”和“精细化”两种现象,两概念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人们对“内卷”的定义。 学术界追求原始创新,与艺术界追求美的原始发生,两者具有共识的价值、共鸣的精神,原始创新实际上与“美”等价,创造的本性规定了它不能照搬任何既有的认识,它依赖想象力的原始发生而不是形式,简言之,创造活动依赖的是思辨方法,而不是现成的科学方法。这些思辨方法从哪里来?实际上,它们只来自于人类哲学家关于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形而上学研究是关于人类先验认识问题的研究,与具体经验没有关系。这种脱离经验的一般性关注,可以投射并作用在广袤的经验层面,能够在创造活动中发挥知识信念功能、引领经验层面多样性的繁荣发展。哲学家研究认识问题过程中使用到的方式方法(碎片)、理论成果(整体)都可以转化为思辨(维)方法。按照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不同社会分工的专家推动其进一步转化:哲学家负责发展出相应哲学理论、而领域专家则发展出经验理论与方法。比如现代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开创者弗雷格,他在1884年出版《算数基础》绪论中提出了“一个词只有在句子中才有意义”,这个命题经过近150年不断的经验化和领域化之后,具有了一个路人皆知的面貌—-大语言模型关键技术,词向量技术。 数据开源的当下,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助互联网就接触到各种学术资源。然而,网上能够看到的,只有那些被固定下来和清晰明了的、形成确定方法论并被学术共同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东西。真正的智慧实际上仍然深藏在哲学专著当中,等待我们去发现和雕琢。这些智慧材料在经验化、领域化之后,就会形成原始创新。 稍加观察就能发现,任何学校总是将图书馆置于高校的地理中心位置,我们能够猜到这是便于所有人方便获取文献资源的缘故。那么,我们应能领会南理工图书馆的用心:一楼陈列的文献资源,必然是图书馆员心目中最重要、利用率最高的那部分。哲学类书籍就在一楼,随时等着你们。

FMH | 云南农业大学盛军教授团队:鞣花酸和尿石素对代谢性疾病改善作用的机制

01 Introduction 代谢性疾病(MDs)包括2性糖尿病(T2DM)、肥胖、动脉粥样硬化(AS)、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等,已经成为影响人数最多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代谢疾病的治疗有多种治疗方式,对于患病前期主要以生活方式调节和运动调节为主,当MDs发展到后期时,需要进行药物辅助治疗。双胍类、他汀类、SGLT2抑制剂等药物,能从多方面对MDs起到改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乳酸中毒、血糖紊乱、酮症酸中毒和尿路感染等。食药同源类物质由于其生物活性多样和副作用少的特点,被广泛研究,尤其是在代谢性疾病领域。 鞣花酸(EA)是广泛存在于石榴、蓝莓、核桃和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研究发现,EA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因此EA和富含EA的食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抗AS和降尿酸的作用。EA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会被代谢为尿石素,并且尿石素同样具有多种与EA相似的生物活性。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盛军教授团队系统综述了目前EA以及其代谢产物尿石素在体内和体外改善MDs的效果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概述其改善效果和展望未来可能的临床应用。 02 Results andDiscussion 图1The metabolite of EAand urolithins 2.鞣花酸及其代谢产物尿石素对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的改善作用和作用机制(图2) […]

喜讯!清华大学出版社14种期刊、1个集群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

11月15日,根据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的通知》(科协发创字〔2024〕41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评审方案》及细则有关规定,经项目申报、资格审查、答辩会评和结果复核,共计463个项目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期刊在本次评选活动中表现出色,5种期刊入选英文领军期刊项目、4种入选英文梯队期刊项目、1种入选中文领军期刊项目、4种入选高起点新刊项目,其中入选的高起点新刊由清华大学主办3种、第二主办1种。此外,清华大学出版社“SciOpen科技期刊集群”入选集群(集团)化试点B类项目。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项目吧! 英文领军期刊项目 《计算可视媒体(英文)》Computational Visual Media,2015年创刊,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图形学实验室提供学术支持,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胡事民教授。主要发表可视媒体领域的高质量、原创性研究和综述类学术论文。已被SCIE、Ei Compendex、Scopus、DOAJ、CSCD等数据库收录,2024年6月发布的影响因子为17.3,位列“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学科132种同类期刊第1名。 《摩擦(英文)》Friction,2013年创刊,由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提供学术支持,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雒建斌教授。该刊致力于为国内外摩擦学和表面界面科学领域的学者搭建一流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摩擦学在中国和国际学术界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已被SCIE、Ei Compendex、Scopus、DOAJ、CSCD等数据库收录,2024年6月发布的影响因子为6.3,位列“工程,机械”学科180本同类期刊第8名(前4.2%),在全球摩擦学领域15本国际期刊中排名第一。 《纳米研究(英文)》Nano Research,2008年创刊,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主要发表在纳米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的世界一流科研论文以及世界顶级科学家撰写的权威性、全面性的综述论文。2023年JCR总被引频次达43 765次,居中国期刊首位,2024年7、8月份ESI高被引论文数达253篇,居国内SCI期刊首位,也位居国际同类期刊前列。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清华大学主办,1996年创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孙家广担任主编。主要发表信息科学领域重大成果和前沿热点内容,全面反映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方面最新原创性研究成果。该刊被 […]

国家医学中心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13年,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开始组建,是整体推进我国医学科技发展和加快医学科技成果临床转化和普及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布局,属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此基础上,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建设了14个“国家医学中心”。二者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 一、国家医学中心 国家医学中心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的国家级医学中心,旨在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根据2017年初,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家医学中心将在全国范围内按综合、肿瘤、心血管、妇产、儿童、传染病、口腔、精神专科类别设置。同时,根据重大疾病防治需求,设置呼吸、脑血管、老年医学专业国家医学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国一共设置14个国家医学中心,分别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从城市分布上来看,14个国家医学中心分布在7个大型城市。其中,北京市数量最多,占13所医院;上海市占7所医院。此外,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长沙市各有1个。具体如下: 1.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2.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3.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4.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5.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6.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7.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8.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9.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0.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全新启航,新版Preprints.org预印本平台正式上线!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科研工作者,推动科研成果的快速传播与共享,Preprints.org团队不断努力,致力于打造一个更为开放、高效、友好的科研交流平台。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宣布:新版Preprints.org预印本平台正式上线! 快速跳转官网进行体验:https://www.preprints.org/ 今年9月23日,我们率先招募了一批体验官,让他们提前试用新版Preprints.org平台,并收获了宝贵的改进意见。 随后,自10月8日起,平台启动了灰度测试,分阶段逐步向公众开放新版本,同时广泛收集大众对新平台的满意度反馈及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从收集到的反馈来看,用户对网站的整体印象及文章互动功能给予了积极评价,平均得分约为4分(满分5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论文提交流程获得了高度评价,平均得分达4.47分(满分5分)。 在全新改版的Preprints.org平台上,我们隆重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革新与升级: 用户体验全面焕新 我们全面升级了用户界面设计,尤其在移动端体验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使其更加直观、便捷。无论您是新手还是资深用户,都能轻松驾驭,享受丝滑流畅的操作体验。 前沿研究触手可及 搜索功能迎来全面优化,支持多条件筛选,助您精准定位所需信息;同时,我们优化了按学科和研究主题获取预印本的流程,让学者们能够更方便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成果。 阅读体验深度升级 我们引入了全文阅读模式,并大幅增强了文章的互动功能,不仅提升了阅读享受,更为学者们搭建了一个高效沟通、建立联系的桥梁,让学术交流更加顺畅无阻。 预印本服务更完善 我们新增了保存草稿功能,让您不再受中断困扰,随时保存进度;同时,我们还优化了提醒服务,新增Push通知,让用户在浏览器开启时及时收到文章更新提醒。 平台政策全面优化 […]

Healthcare 论文选题灵感:数字技术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如何在现有研究领域内,找到一个合适的论文选题?本篇将为您提供更多“数字技术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向的论文选题灵感。 论文1 TORS 作为 HPV 相关口咽癌降级策略的作用,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https://doi.org/10.3390/healthcare12101014 本文探讨了经口机器人手术 (TORS) 作为治疗HPV相关口咽鳞状细胞癌 (OPSCC) 的降级策略的作用。 选题方向参考 未来若想将 TORS […]

科研杂谈,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